班级“三无”的好现象是怎么形成的
日期:2014-12-01 00:00:00  发布人:admin  浏览量:416

近几周的学院规范教学秩序专项活动中,各系加大宣传力度,加强教育引导,同学们积极响应,出现了一些师生共创和谐有序教学秩序典型班级。在动物工程系张海涛老师所带的牧医高职133班和王玉燕老师所带的牧医高职131班,同学们主动向校园不文明行为说不,本学期以来班级形成了无旷课、无早退和无迟到的“三无”好现象。

一个班级,这么多不同性格的学生,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课堂秩序不尽如人意的大背景下,如何让大家真正做到无旷课、无早退、无迟到的? 

尊重学生,加强引导。

 “其实这就是日常管理,”牧医高职13-1班班主任张海涛老师说,“平时工作做到位了,迟到早退现象自然慢慢就减少了。”

张老师介绍的方法很简单:“平等”。他认为,师生平等,生生平等,和学生友好相处,对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。他解释道,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,好习惯的养成必须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进行,新生的第一年至关重要。教师与学生友好相处,就是一种保持适当距离的平等,不能一味讨好,也不可简单粗暴,对于个别学生身上的不文明行为要和他们进行交流,做到有的放矢,对症下药。

当然,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,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,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,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,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,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
牧医高职13-3班班主任王玉燕老师认为,人不是机器,是人就有失误的可能性。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的处理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,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施以一定的人文关怀,简单的“警察”角色只能解决一时的“皮毛”,不可能解决根本的问题,还会招来学生反感。对于一些经常迟到甚至旷课的待进生,王老师采取平时多谈心交流的方法,了解具体原因,为他们指明努力方向,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尊重和理解,调动自己的积极性,去克服自身的缺点。这样才能让好行为成为自觉习惯。 

发扬主人翁意识,实现自我管理。

俗话说,“无以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除了教育引导,还要有组织纪律约束,才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。采访中,两位班主任老师都提到了班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。

王玉燕老师认为,必要的规矩是不可缺少的,规则顺利实行的关键在于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抵触情绪。对此,她采取了让学生自助建立班规,老师进行完善,全班讨论通过的方法。比如班规中迟到、早退、旷课的相关处理的条目就是由全班同学讨论设立,然后班主任进行补充,全班投票表决通过制定的,而且还落实了相关责任人。正因为规则的制定准备充分,主体明确,责任清晰,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,真正做到了行之有令,令行禁止。同学们争做班级主人,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意识也得到了极大加强。

好的制度还要靠人来执行。拥有一只高效能干的班干部队伍,往往会让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。张海涛老师笑称自己不喜欢做“忙人”,他经常向老教师取经,请教工作方法,一直致力于培养得心应手的班干部。在牧医高职13-1班,班主任、班干部和同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把伞的伞柄、支架和伞布,大家共同撑起了属于班集体的一片色彩斑斓的天空。

(供稿:动物工程系、办公室)

张海涛老师在班会课上

张海涛老师在班会课上

王玉燕老师在班会课上

王玉燕老师在班会课上

 

 

 

 

 

核发:0 点击数:416 收藏本页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分享到
相关链接